隨著手表的不斷創新,現代潛水表已經不局限于基本的三針型號,而是實現了從GMT到全球各種復雜功能的集成。其中,最有爭議的是時機。從實用的角度來看,計時潛水表的爭議原因在于功能的重疊:潛水表的單向旋轉外圈其實是一個60分鐘計時圈,可以旋轉配合分針做60分鐘計時(雖然不能精確到秒)。但考慮到真實使用場景,下潛時間多以分鐘為單位,60分鐘綽綽有余。這樣一來,給潛水表加時間更像是錦上添花。
單向旋轉外環
如果在原有參數的基礎上增加計時功能,我覺得這種“錦上添花”也是玩家可以接受的。但實際情況是潛水表本身并不薄,為了適應計時機芯,更是難以將表殼控制在15 mm以內。以常見的計時機芯ETA/Valjoux 7750為例。僅機芯就達到了7.9 mm,如果加上表鏡、旋入式底蓋、防水組件,整個手表的厚度會增加,對佩戴舒適度會有一定的影響。
早期勞力士潛水艇和寶珀50?
厚度只是一方面,計時潛水表之所以有爭議,是因為這個功能增加了進水的風險。而這還得從手表的防水原理說起:我們知道1953年發布的勞力士潛水器和寶珀50?是世界上最早的潛水表之一,其特點是采用旋入式底蓋。兩者的區別在于第一代潛艇用的是旋入式表冠,而同期的寶珀50?使用雙O形密封圈增強表冠的防水性能。其實那個時候旋入式表冠還是有專利的。實踐證明,旋入式牙冠是一種可靠的設計。專利保護期結束后,很多品牌都推出了這項技術。如今,旋入式表冠和旋入式底蓋的組合已經成為潛水表的標配。
格拉蘇蒂原裝SEAQ計時碼表
擰入式底蓋,不能用專業工具打開,一般情況下不會在水中打開。只有牙冠是眾多防水部件中最薄弱的部分。作為使用頻率較高的部件,表冠承擔了調整時間和手動上弦兩大功能。在真實的潛水環境中,如果因動力不足而停止運動,會影響佩戴者對潛水時間和氧氣剩余的判斷,容易陷入危險。這也是現代潛水表往往配備自動上弦機芯的原因——它可以依靠手臂擺動提供動力,避免機芯停止,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佩戴者在水中擰動表冠進行手動上弦,導致進水。
漢密爾頓卡其海軍潛水自動計時手表(帶鎖定裝置的按鈕)
除了表冠,傳統計時碼表的側面還有開始/暫停按鈕和計時重置按鈕。更多的按鈕意味著更高的水風險。很多時候潛水表在這些按鍵上增加了鎖定裝置,目的是防止佩戴者在水中誤觸按鍵。這就造成了一個爭議,就是很多時間潛水表的使用場景是有限的,甚至設計者也不鼓勵用戶在水中使用。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