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鏡是鐘表非常重要的外觀件,它的作用就是隔離水汽和灰塵,為了保護表針、表盤、機芯。但是在鐘表發明之初的16世紀是沒有表鏡的,而是使用一個罩子蓋住,就好比以前的翻蓋手機,或者干脆直接裸露。后來制表師才在鐘表上使用透明的硅酸鹽玻璃作為表鏡,當然,在那個時期還有使用天然的水晶來磨制表鏡的,比較豪氣了。玻璃是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表鏡材料,用了小幾百年,但是眾所周知,硅酸鹽玻璃不僅易碎,而且還容易產生劃痕。
十九世紀上半葉,由最初的硅酸鹽玻璃升級為石英玻璃,提高了防劃耐磨度。在19世紀40年代的時候,一種革命性的表鏡材料“亞克力”登上了舞臺。亞克力,又叫PMMA或有機玻璃,源自英文acrylic(丙烯酸塑料),化學名稱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說到這可能有些人并不清楚亞克力是什么,它的應用很廣泛,公交車的透明車窗就是使用亞克力)這種材料雖然還是容易產生劃痕,但是比起石英玻璃和硅酸鹽玻璃來講,它不容易破碎。因為這一優點,后來亞克力表鏡迅速取代了玻璃表鏡。古董手表的表鏡大多是拱形的,因為亞克力表鏡采用壓制工藝,將原料加熱以后就可以任意沖壓,容易制造出弧度,后被表友們稱為“泡泡鏡”。而且亞克力表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輕松的后期加工,使用砂紙或者銼刀就可以進行修改。再后來,隨著玻璃工業的發展,又出現了一種礦物玻璃,礦物玻璃不同的地方是在熔煉的時候加入了氧化鋁,而且后期還進行了化學和熱處理。這些加工手段減少了易碎性。 在70年代后,藍寶石表鏡開始運用。到了現代除了少數的復古版手表使用塑料亞克力表鏡以外,絕大多少的高檔鐘表都是藍寶石表鏡。如果銷售告訴你,手表不是藍寶石表鏡,不少人肯定扭頭就走。畢竟“藍寶石”這三個字聽上去很高大上,感覺很值錢的樣子,但是實際上鐘表表鏡使用的“藍寶石”并不是價格高昂的天然藍寶石,而是地地道道的人造藍寶石,成品藍寶石表鏡的價格并不高。大家可以發現表鏡的發展經歷了“沒有”、“金屬罩子”、“硅酸鹽玻璃”、“天然水晶”、“石英玻璃”、“亞克力”、“礦物玻璃”、“藍寶石”的演變。
人造藍寶石其實由礬土(氧化鋁)制作而成?;烊肓搜鯕夂蜌錃猓葘⒀趸X在1200℃的高溫下分解,然后使材料達至2050°C的熔點。需約15小時才形成一條棒狀物。然后在1800°C的高溫下把這種石材再次燒制,以確保材質的穩定性。
接著,鉆石拋光刀片切割至所需的標準厚度。對高低表面進行打磨后,即制成弧形或半圓形晶體表面。
經過打磨側邊處理后,需確保藍寶石表鏡能夠與表殼嚴密契合,并要對正反兩面進行化學拋光。 然后將藍寶石表鏡送往無塵實驗室的熔爐中,以通過高精密的真空蒸發工序進行防眩處理。經雙面防眩處理的藍寶石表鏡能夠減少99%進入肉眼的反射光。而這層膜就是手表表鏡在某些特定角度才能看見的藍膜。 藍寶石表鏡的原料是剛玉,莫氏硬度達到9,僅次于鉆石。不少表友都認為已經堅不可摧了,但是實際上藍寶石表鏡也是很脆弱的。
藍寶石很硬,但它也很“脆”。一旦遭遇硬物的撞擊,它就可能瞬間破碎。
值得注意的是假如藍寶石鏡面不小心摔碎了,更換成本不是很高。但是比較悲催的地方是,藍寶石表鏡碎了之后會產生小碎屑,這些碎屑很容易刮花表盤和表針,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壞。手表的表盤和表針可能是除了機芯以外最貴的部件了,甚至有的時候,一張表盤貴過幾塊機芯。美國NASA宇航局給宇航員配備的手表都不使用藍寶石表鏡,而是使用亞克力塑料的。因為藍寶石一旦破裂,就會形成細小的碎渣,危及航天器安全。
更更悲催的是,因為表鏡已經破碎,所以一般的官方售后和維修點都會要求同時做一個全面的機芯檢查和保養,瞬間小幾千就沒了...... 藍寶石表鏡材料雖能抗磨損,但卻不能承受強力撞擊,同時一些硬度相同或更高的物質(例如:磨石,砂紙,指甲挫,花崗石面,混凝土墻面及地面等)都有可能會刮花這些材料的表面。
特別是有鍍膜的藍寶石表鏡! 特別是有鍍膜的藍寶石表鏡! 特別是有鍍膜的藍寶石表鏡!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鍍膜容易產生劃痕,并且是不可以修復的。所以一些品牌的鍍膜只是單面鍍膜,防止了表殼內部,避免外部磨損。文章的最后再補充兩點:第一,鍍膜是可以被擦落掉的,所以不要使用粗糙的東西去清潔,最好使用眼鏡布。第二,使用滴水法檢測是否屬于藍寶石表鏡不正確,真假藍寶石,藍寶石檢測筆可以檢測。